据考关云长看不起同辈 而能和属下相处良好 以致除张飞外, 和黄忠 马超都有些不愉快的言语..但不知关羽和诸葛亮之间呢?
诸葛跟关在正史上记载有相关的部分,应该只有三个部分.
1.诸葛亮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
\"于是与亮情好日密。关羽、张飞等不悦,先主解之曰:「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
愿诸君勿复言。」羽、飞乃止。\"
这部分说明,孔明在刚出道就马上抢了关张在刘备身边的地位,但是又说明,在刘备表明
它需要孔明之后,关张是闭嘴了的.
2.在诸葛亮传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:
\"建安十六年,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,使击张鲁。亮与关羽镇荆州。\"
这个纪录看起来没有什么,但是关键在于\"亮与关羽镇荆州\"这也就是说,刘备虽然
留了关张赵和诸葛这些重臣在荆州,但是做主的是亮与关.而其中,亮又被书在关之
前,表示在地位上,亮有可能还高于关.而这个地位也符合后来亮的\"成都平,以亮
为军师将军,署左将军府事。\"的地位.亦即,诸葛亮从出道开始,就一直扮演着刘
备手下最高行政长官的角色.
3.在关羽传中另外有一段传神的记载:
\"羽书与诸葛亮,问超人才可谁比类。亮知羽护前,乃答之曰:「孟起兼资文武,雄烈过人
,一世之杰,黥、彭之徒,当与益德并驱争先,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。」羽美须髯,故
亮谓之髯。羽省书大悦,以示宾客。\"
我认为这段记载是描述亮与关之间互动最传神的一段记载了,大家都可以看得出来,诸葛写
给关的信,根本就是在哄小孩.那怎封信是怎么出来的呢?
注意了 .这部分的记载,和演义上说关羽要入蜀比武是有出入的,关羽并没有要入蜀去比武,他是问孔明,他跟马超谁比较厉害?
这里我们注意一下几个问题:
(1).关羽为什么是写给诸葛问他跟马超谁厉害,而不是问刘备?
(2).孔明的回答明显是在哄小孩,为什么关羽看了确很高兴?
(3).关羽为什么把这封信给所有的宾客看?
只要可以回答这三个问题,亮跟关的关系就很清楚了,这段纪录说明了一些事:
(1).诸葛在蜀汉政权中极有威望,而且是所有大小事务的主要负责任.因此关羽预期这个
问题问诸葛比问问刘备更能得到答案.
(2).诸葛也许是个非常有威严且严肃的人,却不轻易称赞人,如果他给一个人肯定或是称赞
,必定是客观的源于这个人做的真的很好.也因此关认为这些拍马屁的话从诸葛口中说
出是非同小可,必定是他真的超过马超才有这样的评价.
(3).关把信给所有的宾客看,更是第二点的充分展显,这意味着,诸葛的威严并非关羽一人
感受到,而是人尽皆知,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话从诸葛口中说出是很难得的,所以关才觉
得这封信得让大家都看看.
综合上面所述的,我觉得不难发现,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,是长期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的,
而最后面那段故事以说明,诸葛可能是关在蜀汉中唯一一个服气的人.事实上仔细把诸葛
亮传读一读,都不难发现诸葛在蜀汉政权中确实长期扮演着一个具有高度威望,大家都服
气的角色.没有什么人对他是不服的.而且这个地位从入蜀之后就完全确立了,一直到后来
当了丞相更是如此.
但反问,诸葛亮这个地位怎么来的呢? 两个可能
(1).刘备和后来的刘禅给他的
(2).诸葛长期以来的行事风格建立起来让人主动尊敬的
我的看法是,两者都有.但后者居多.因为一个光靠皇帝给予的地位,是不可能有后来
史书上记载的:
\"科教严明,赏罚必信,无恶不惩,无善不显,至于吏不容奸,人怀自厉,道不拾遗,彊不
侵弱,风化肃然也\"
很明显的,这样的明治,除非主事者本身以身作则,否则绝不可能达到.
所以诸葛是否是个军事天才我不知道,但很肯定的是,诸葛决定是一个严以律己,以身作则
的法家人物.否则是不可能人人都服他的,包括最自傲的关羽,也都对他感到尊敬.
但有人问,关羽真的会去尊敬一个人吗? 会的,只要是真有本事,让他心服口服的人,而不
是自命清高的假道学,他是会尊敬他,关羽跟曹操,张辽这些人的关系就明白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