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核心要点:角色选择与阵容搭配】
选择具备高频解控(如刻晴、班尼特)、群体输出(心海、纳西妲)与破盾能力的队伍。优先推荐「冰水雷」元素反应体系,雷伤角色(雷电影、行秋)可触发融化反应,水角色(夜兰、芙宁娜)配合冰元素(神里绫华、甘雨)实现持续灼烧。
【关键技巧:第一层封印破除】
布置主C角色(行秋/雷电影)在前排,利用元素充能机制保持输出循环
副C(夜兰/纳西妲)置于中排进行持续治疗与增益
辅助(神里绫华)负责破盾与位移
触发冰-水-雷三元素循环,优先击破4.5米外冰属性敌人
每波敌人出现后立即开E技能,利用冰系范围伤害清场
【机制解析:第二层封印挑战】
环境动态变化:每3波敌人后地形生成元素结晶
灵魂结晶机制:击败特定敌人会触发元素扩散(冰结晶扩散范围达15米)
破解技巧:
将输出位调整至结晶生成区域外围
班尼特E技能优先清除结晶中心区域
行秋Q技能可冻结结晶制造安全区
夜兰高速移动规避扩散范围
团队输出循环需每20秒补能,避免技能冷却中断
【终极挑战:第三层封印攻略】
敌人机制升级:
蓝焰傀儡:接触后持续扣血(每秒15%最大生命值)
元素吞噬者:吸收特定元素后强化(最多叠加3层)
应对策略:
使用「神里绫华-霜华」组合快速击杀蓝焰傀儡
纳西妲Q技能可中和吞噬者强化效果
行秋与雷电影保持双核输出节奏
通过「风-雷」元素循环制造安全位移空间
资源管理:每层封印需至少5个「剑冢之晶」,优先收集蓝色结晶
【注意事项:通用通关技巧】
元素抗性堆叠:队伍需具备至少80%冰/水/雷抗性
走位优化:保持输出位与辅助位间距不超过6米
环境利用:利用结晶生成间隙进行战略撤退
团队协同:每击破3波敌人后全员开大
装备配置:行秋4件套+2水套,雷电影4件套+2雷套
综合来看,剑冢三层封印需建立以「冰水雷」循环为核心的基础框架,通过角色技能联动与地形动态分析实现突破。第一层侧重输出效率,第二层考验环境适应,第三层注重机制解析。建议新手玩家先完成前两层熟悉机制,再挑战第三层。队伍配置可选用「行秋+雷电影+夜兰+纳西妲+神里绫华」核心组合。
常见问题解答:
如何快速清掉冰属性结晶?使用班尼特+行秋组合,行秋Q+班尼特E可秒杀
蓝焰傀儡被击杀后是否立即刷新下一波?需等到当前敌人全部击倒
元素吞噬者吸收后如何破解?优先击杀吸收冰/水/雷属性的角色
资源不足时如何应对?第三层可用「神里绫华+行秋」双核输出降低消耗
团队走位失误导致减员怎么办?利用纳西妲技能进行群体复活
什么角色适合破盾?神里绫华+夜兰+行秋组合破盾效率最高
是否需要准备治疗角色?夜兰+纳西妲可同时提供治疗与增益
是否有快速通关技巧?提前准备5个剑冢之晶可减少探索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