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础材料准备与前置条件
需要收集至少20块铁锭(铁块或铁矿石)用于铁轨原料
准备6个工作台和3个熔炉用于材料加工
必备物品:镐(3级以上)、铁锹、铁剑、火把(防摔落)
红石组件:中继器×4、比较器×2、红石粉×30、铁轨×5
工具类:铁镐×2、铁锹×2、铁剑×1
二、基础结构搭建步骤
地面层:用铁轨搭建3×3正方形区域(留出中间空位)
中继层:在地面层外围放置红石中继器(间隔1格)
输入区:用熔炉搭建2×2输入台(每格放置1个铁轨)
输出区:在正方形右侧设置传送带(铁轨+红石粉连接)
陷阱区:在正方形左侧安装石质压力板(触发红石信号)
三、红石电路逻辑配置
中继器排列:地面层每边3个,呈环形分布
比较器连接:输入区压力板→比较器→中继器→传送带
信号传输:熔炉输入口→压力板→红石粉→传送带
陷阱联动:石质压力板与熔炉输出口同步触发
红石粉用量:每段传送带连接处需放置3-5块
四、自动化升级技巧
增速方案:在传送带末端添加加速红石粉(每格2块)
容错设计:在熔炉正上方设置滑落陷阱(收集意外掉落物)
多层扩展:在基础结构上方叠加第二层(输入区+输出区分开)
节省材料:用铁轨替代部分石板作为中继器支撑
信号优化:采用"先检测后传输"的复合红石电路
五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传送带卡顿:检查红石粉铺设密度(每格≥3块)
输入延迟:调整中继器数量(4-6个最佳)
信号冲突:增加隔离石板(间隔2格)
熔炉堵塞:设置双倍输出槽(每格放置2个铁轨)
陷阱失效:检查压力板与红石粉接触面
制作刷铁轨机需遵循"输入-处理-输出"的自动化流程,重点在于红石电路的稳定性和结构设计的扩展性。基础结构需保证3×3正方形布局,通过中继器实现信号缓冲,传送带配置直接影响效率。建议优先搭建双层结构,预留后续升级空间。红石粉用量需根据传送带长度动态调整,每增加10格需额外添加5块。
相关问答:
铁轨不足时能否用其他材料替代?
答:可用石质轨道替代,但效率降低40%
如何处理熔炉输出口堵塞?
答:在输出槽下方设置滑落陷阱(石质压力板+红石粉)
传送带卡顿有哪些解决方法?
答:①增加红石粉密度 ②缩短传输距离 ③添加加速区
是否需要设置防坠落陷阱?
答:必须!在熔炉正上方设置滑落陷阱(2×2区域)
如何延长红石信号传输距离?
答:每50格需增加1个中继器,或改用铜红石 comparator
输入区为何要设置双倍熔炉?
答:避免信号延迟,确保连续供料(每20秒输出1个铁轨)
如何优化红石电路的稳定性?
答:①检查所有红石线路连接 ②使用中继器缓冲 ③避免信号交叉
是否需要设置备用输出通道?
答:推荐!在基础结构右侧预留1个备用传送带(备用方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