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农场是《饥荒》中稳定获取肉类的核心建筑,其搭建需综合考虑资源储备、地形规划与后期维护。本文将系统讲解从材料准备到完整落成的全流程,包含选址技巧、结构优化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,帮助新手3分钟掌握基础农场搭建要点。
一、基础材料清单与替代方案
搭建基础农场需提前收集以下材料:
基础建材:15块泥土(普通农场)或10块泥土+3块草皮(加速版)
辅助材料:3块木板(用于围栏)、5根木桩(加固结构)
特殊道具:1张羊皮卷(加速版必备)、1块燧石(制作石镐)
工具类:石镐×2(采集效率提升)、火把×10(夜间照明)
材料替代方案:
泥土不足时可采集竹笋×20替代5块泥土
无木板可用藤蔓×15编织临时围栏
加速版羊皮卷缺失时,用蜘蛛网×10+火药×3临时替代
二、农场选址黄金法则
最佳选址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:
地形条件:选择平坦区域(误差不超过2块高度差)
资源覆盖:周边5×5范围内无岩石/荆棘地形
水源保障:距离最近的河流不超过15步
特殊地形处理:
低洼区域需提前用泥土填平(每块泥土可降低1个高度单位)
靠近悬崖选址时,需在边缘搭建2米高木桩屏障
雨季来临前需检查排水系统,避免积水导致作物腐烂
三、标准农场搭建步骤
基础农场分为三个施工阶段:
阶段一:地基建设(耗时8分钟)
挖掘3×3平方米土坑
铺设2层泥土(每层5块)
设置3面围栏(每面3块木板)
阶段二:结构搭建(耗时15分钟)
在中心放置1块泥土作为种子槽
四周搭建3米×3米围栏
增加南北向竹篱笆(每侧2块)
阶段三:功能优化(耗时10分钟)
在围栏缺口处安装2个采集口
在东南角设置1个投掷口
在正北方安装观察窗(2块泥土+1块木板)
四、加速版农场改造技巧
通过以下改造可将产量提升300%:
种子加速系统:在种子槽周围放置3个加速板(羊皮卷+泥土)
自动灌溉装置:用竹管连接河流与种子槽(消耗1块竹笋)
产量倍增器:在观察窗位置放置1个南瓜(每日+2单位产量)
特殊改造注意事项:
加速版需在雨季前完成改造
每增加1个加速板需额外消耗2块泥土
自动灌溉系统会消耗每日1单位水分
五、农场维护与升级策略
日常维护包含三项核心工作:
定期清理:每48小时清除围栏外杂草(消耗1块泥土)
水分补给:雨季每72小时浇灌1次(消耗2单位水分)
结构检查:每月用石镐加固木桩(消耗1块燧石)
升级路线规划:
第1阶段:基础农场(日产量8单位)
第2阶段:加速版农场(日产量24单位)
第3阶段:双倍产量农场(日产量48单位)
基础农场作为《饥荒》核心生产设施,其成功搭建需遵循"选址-施工-优化"三阶段法则。新手应优先确保地基稳固(误差≤2块高度差),中期重点改造种子加速系统(羊皮卷+泥土),后期通过自动灌溉装置实现产量倍增。特别注意雨季需提前2周完成所有改造,避免作物腐烂导致的产量损失。日常维护中需平衡资源消耗与产量提升,建议每周进行1次全面检查。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没有羊皮卷如何搭建加速版农场?
答:可用蜘蛛网×10+火药×3临时替代,但需每日消耗额外2单位水分。
农场被荆棘环绕如何处理?
答:用火把点燃荆棘(消耗1单位火药)后立即清理,重复3次可完全消除。
农场作物突然停止生长怎么办?
答:检查是否缺水(每日需1单位水分),或用南瓜×1放置在观察窗位置。
如何快速采集围栏外杂草?
答:使用石镐效率提升后,单次可采集8块杂草(耗时2分钟)。
河流距离超过15步如何解决?
答:搭建竹筏运输(消耗3块竹笋)或提前用泥土填平地形。
加速版农场为何产量不足?
答:检查羊皮卷是否完整,每块损坏会导致日产量减少4单位。
雨季如何防止作物腐烂?
答:提前2周用南瓜×5加固围栏,雨季期间每日浇灌2次。
如何扩展双倍产量农场?
答:在现有农场外围增加3×3平方米区域,需额外10块泥土和3块木板。